算一算今年參加2018台北馬拉松已是連續十年參加全馬
這一場是我第20馬~
原本這場參加抽籤是備取7千多號,想說應該今年會休息一次,但過幾天又通知為正取,可見很多人都是抱著先報名再看要不要繳費。
比賽前一個月練習量不到200k,所以月跑練習量不足,每週到例假日刻意多練20k,想說看能不能提升LSD毅力。
12/09比賽日前一天依例至世貿去報到,順便逛主辦單位舉辦的馬拉松博覽會,其實就是去逛一些週邊商品攤會。
這次就嘗試買BCAA能量補充包當做中途補給,第一次買來試試也不知是否如傳說中這麼有效!?
買兩種口味各一包,一包是有含咖啡成分,一包是原味高糖部分,單價分別是80元和70元,廠商還送一個水壺套。
前幾日有在注意天氣,預報週日會陰天有雨,果不其然當天出門就開始下雨了。
當天早上5點15分左右出門,騎摩托車至市政府會場約5點45分到,換完裝寄完物約6點15分至起跑區。
說到寄物地區可就要抱怨了,主辦單位怎麼會設計在市政府後方門口外,所以跑者要從市政府大門進入,穿過重重的人潮走出去寄物,寄完物再原路擠回來正門口的起跑區,所以整個川堂都是塞滿人包含慢跑團體休息者。
因起跑區就在市政府門口,還一度差點擠不進起跑區,我起跑區是D區,所以只能乖乖排隊在人潮後段等待開跑。
等到6:30柯P鳴槍,我過起跑線已是兩分鐘了。
剛開始因人潮多及下雨,加上馬路上很多積水,所以必須閃閃躲躲,有時還會被別人濺到水,速度無法拉快前兩三公里速度都在快7分速,等到約5公里左右就好跑一點,速度可以回到5分半左右。
這場我原本計畫配速是5分半左右,快跟慢就加減10秒,所以我設定區間範圍是5:20~5:40,希望完賽是4:20以內。
沿路幾乎每逢水站都會喝運動影料,到10公裡時間是59:54,所以前10公裡還有約6分速內,我是希望前面不要跑太快,把體力留到後面。約15公里左右我補充了能量果凍(便利商店買的第三包一般性補充包),到了20公里進入河濱,哇!整個河濱除了冷又有大風,可以說非常難跑,我看時間是1:57到了半馬21公里是2:04,可見我速度還是沒有拉快依然維持6分速。到了25公里左右,我就塞第二包BCAA咖啡口味,感覺不錯不曉得是不是心理作用,到了30公里時間是3:01,看起來前30公里都有在設定時間內,過了30公里後就突然想小便,所以找到了流動廁所進去小解。到了37公里左右就把最後一包BCAA高糖口味塞進嘴裡,一塞進嘴巴哇!!還不是普通的甜,是真得很甜有點像是吃糖漿一樣,連嘴巴都感覺是黏住打不開似的。一直到40公里時間是4:03,看起來完賽時間預估在4小時十幾分左右。最後兩公里在基隆路地下道,感覺非常漫長,速度還好沒有掉太多,最終經過終點線時間是4:15:05,跟預期成績差不多,也算是順利完賽了。